耳朵大是怎么回事?
耳廓的大小是先天性因素决定的,但是具体大小也有个体差异。如果家长发现宝宝的耳廓特别大,需要先向医生咨询是否属于正常范围; 如果确实太大(大于8cm)或太小(小于4cm),建议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查找可能的原因。 一般来说,引起耳廓畸形的可能原因有:
①遗传因素: 有些耳廓畸形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患有遗传性耳廓畸形,孩子出现此类症状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②外伤因素: 胎儿在母体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母亲的外伤、用药不当等原因导致耳廓受伤害,进而导致耳廓畸形。
③胚胎发育异常: 孕早期(前3个月)是胎儿器官分化和形成的阶段,此时任何外界的不良因素影响都可能导致婴儿出生时出现耳廓畸形。 除了上述可能原因外,还有很多未知的因素会导致宝宝出生后有耳廓畸形的情况发生。
无论是先天性的耳廓畸形,还是后天获得性的,对听力都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患者仅能感觉到自己的外观与其他人不同,会在心理上产生一些障碍,如自卑、焦虑等,并因此影响到生活和工作。
然而,有一些特别严重的耳廓畸形会影响听力甚至导致全聋,这种情况就需要通过手术进行矫正了。
耳朵的血液供应相当丰富,有好几条动脉负责给耳朵输送血液,不容易出现局部缺血的情况,同时,人体90%的热量是通过头面部散失的,耳朵由于有2/3的面积裸露在外,因此受热和散热都很快、很容易出现温度的变化。正是这种富血供和易散热的生理结构,使耳朵的温度变化比较灵敏。
中医理论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认为耳朵和全身脏器是相通的,肾功能好了,听觉自然灵敏。反之,如果耳朵出现问题,很可能是肾虚所致。事实上,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肾脏上端有两条大动脉,即椎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在为肾脏输血的同时分别经过耳道和甲状腺,如果出现肾虚、腰酸等肾功能不良的表现时,耳朵和甲状腺也会因为血液供应不足而受到影响。
耳朵出现的病变多和肾有关系,例如,一些人出现肾结石、肾囊肿、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症时,往往在耳朵上也会出现一些对应该病变部位的小鼓包或充血区。平时我经常会接到一些患者咨询,大多是因为通过耳穴探诊检查后发现“有病”而急于了解真实情况,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是不奇怪的,因为人体在出现各种不适感和各种病变之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征兆,通过耳穴探诊往往能发现一些早期病患,但目前,耳穴探诊在检查准确性上还存在一定争议,而且仅仅靠耳穴探诊也很难确定某人的具体患病部位,因此,耳穴探诊在临床上仅能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