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眼睛为啥会变色?
在自然光下,所有的颜色的形成都是物体反射光的色相+光源的波长决定的。所以想理解为何猫咪眼睛会变颜色,就要先理解不同波长的光对眼睛的作用。 然后,我们就会发现,猫咪瞳孔的颜色改变,实际上是光线刺激眼睛神经导致的,使得睫状肌收缩,瞳孔括约肌松弛,瞳孔变大,进而调节进入眼睛的光量(通过增加瞳孔的直径来达到目的)。当有外界光的时候,不管是强光或者弱光,这些不同的光经过眼睛的折射/反射,都会落在一只特殊神经元上—锥状细胞C,而它所感知的最明显特征就是颜色不同。 所以题主所说的“变颜色”实际上就是指这个“变”是可以通过调节瞳孔大小实现的,而这种调节主要受到外面环境的影响。 当周围环境光亮时,瞳孔会变得狭小而密集,从而减少进入眼睛的光量;而当周围环境昏暗时,瞳孔会扩大变成圆形,以尽可能多的接收光线,增强视力。当然在白天或者夜里瞳孔的大小和形状也是有所不同的。 不过这里就存在着一个矛盾,因为猫咪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老鼠,而在黑暗的环境中捕猎的老鼠大多数都是“瞎眼”的,也就是视网膜上没有锥状细胞C,如果猫咪的瞳孔能根据光线强弱自动调节,那么它在黑暗中捕获老鼠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虽然人类觉得黑夜是可怕的地方,但对于夜视中的猫咪来说黑夜其实是有助于他们的视觉器官充分感知色彩的世界。(也有说法是因为晚上需要看清移动的猎物,因此不能调节过猛导致瞳孔变形,影响捕捉)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猫这种动物而言,其眼睛的颜色变化实质上并不是真正的“变色龙”。因为自然界中确实存在一些生物体通过改变体色来进行躲避的天性。例如,在森林里遇到危险时,白颈鸦会在树杈间急速移动,把身体彻底隐没在树叶之间,而当你以为你正凝视着一片绿色时,事实上,你看到的是乌鸦那美丽的黑色胸膛... 在这种前提下,猫眼睛的变色就很好解释了——这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本能反应,通过瞬间改变眼球后膜的色素沉着量的方式来适应外界环境的色彩变化。 而人却不一样,作为恒温动物,人的瞳孔不能像变色龙一样迅速改变色泽。我们的眼睛是“固定着色”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发现一只突然变色的小猫咪时,我们一定是正在盯着它看,并且,此时它的瞳孔也一定会是放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