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雪纳瑞怎么来的?
白色雪纳瑞是黑色雪纳瑞的突变种,两个颜色是完全不同的基因型决定的。就像黑猩猩和白猩猩一样。 所有哺乳动物都有黑色素细胞,它产生黑色素,然后转移到毛囊部的角蛋白细胞,而毛发中就有这种色素,所以皮肤、毛发都会有颜色。不同哺乳动物的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有不同的遗传修饰,从而导致它们对光的吸收不一样;而对紫外线有选择性吸收的氨基酸也有不同,从而使得一些哺乳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对紫外光保护性的白化性状。
而在我们人类的遗传学研究中发现,与皮肤和毛发颜色有关的遗传染色体位点主要有三个:UVR8(属于常染色体)、MC1R 和 TYRP1(属于性染色体)。其中 UVR8 主要影响毛发的颜色,而 MC1R 和 TYRP1 则分别影响皮肤的和毛发的颜色[1-3]。 以MC1R为例,目前发现的人类MC1R基因突变位点大约有50个左右,这些突变会导致MC1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发生突变,进而使得狗等哺乳动物对亮光、光照的颜色感受能力出现差异,最终表现出了白色的皮肤和毛发。虽然人类MC1R基因突变的数目和类型千差万别,但是都与白皮肤、白毛发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而白色雪纳瑞正是由于体内的这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使得其黑色素代谢通路被阻断,无法合成黑色素,从而导致皮肤和毛发都呈现白色。
关于白色雪纳瑞具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说法不一,有的书中讲到是在距今一百至两百年间;也有一些文章说到在1925年德国一场犬展中展出过一头白色雪纳瑞犬,不过这种犬并未因此而得到发展,最终逐渐绝迹。也有一说白色的雪纳瑞犬是1969年才在美国出现的。这里引用《世界犬业联盟(FCI)犬种标准汇编》中的说法,据德国1949年颁布的一份关于对白色毛色的雪纳瑞犬重新培育纯种的说明中讲到,这种犬出现于十九世纪末叶,当时有意识地把西比利亚雪橇犬(该品种的毛色均为白色)与标准型雪纳瑞犬进行杂交,直到1950年。那时这种犬在德国还有1000头左右存世。在随后的十年里,该犬种在德国几乎灭绝。
而我们从美国《养犬者公报(DogEzing)。杂志1983年第5期的一段文章中似乎可以对上面所说得出一种合理的解释,该文作者是德国雪纳瑞俱乐部主席,他在文中写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德国雪纳瑞犬仅存230头,在此期间,130头白色雪纳瑞犬被用来与黑灰色犬杂交以补充后代,在五十年代末这种杂交工作在德国终止。据此,上述提到的1000头白色雪纳瑞犬逐渐绝迹应是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美国雪纳瑞犬协会前主席J•J•戴特曼在他的《雪纳瑞犬》一书中说到,早在1923年德国就有关于纯种白色雪纳瑞犬的报道,这种犬在德国被视为纯种犬,是标准型雪纳瑞犬的一个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