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鹦鹉是什么鹦鹉?
是鹦形目中的一个亚科,我们常说的“鹦鹉”通常指的就是这个亚科,而虎皮鹦鹉是这一亚科的成员之一,该亚科共有6属140多种,分布于热带及温带地区。 下图为该亚科的分类(图片出自《中国动物志·鸟纲》) 下面简单介绍下虎皮鹦鹉,它是我们最为常见的宠物鹦鹉之一,因身体布满彩色花纹且像老虎的皮而得名,又因其羽毛颜色鲜艳多彩如同穿着华丽的服装而被称为“彩衣仙子”或“五彩仙子”。
虎皮鹦鹉体长约30厘米,雄雌异型,头部、颈部、背部、肩部有黑色纵纹,胸部两侧和腹部的羽毛色深,多为灰黑色,四肢的颜色略淡,全身主要色彩由头顶至腹部的色彩过渡而成,胸腹部色彩较深并带有金属光泽,随着光照的变化不同部位的色彩也会随之变化。
除了全身斑斓的颜色外,虎皮鹦鹉还有一显著特点,就是其嘴部为蜡黄色并且非常厚实,上面还覆盖着一层硬而密的绒毛,这是它们善于咀嚼的原因所在,也是其专属食盆的原因所在,如果强行给它们使用人类的饭盒等容器来装食物,它们会用嘴将之吹得干干净净。 如果主人善待并悉心照顾它们(特别是喂食新鲜蔬菜时要洗手以避免农药中毒)且没有疾病骚扰的话,虎皮鹦鹉的寿命最长可达7年甚至更久。
虎皮鹦鹉是小型鸟类,体长15至19厘米,两性外形相似,额黄绿色,头顶蓝绿色,枕部栗褐色。背部和两翅棕橄榄色具黑色羽干纹,体侧较浅。颏部黑色,喉部和上胸部黑色,其上具宽的栗色横斑,其下的中央具一横切的黑色横斑,侧部栗褐色,具黑色羽干纹。下体余部沾棕色,具黑色羽干纹和横斑。初级飞羽暗褐色,基部具蓝绿色羽干纹。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褐色,外翈具蓝绿色羽干纹。尾上覆羽和尾羽暗褐色,外翈羽缘沾绿色,尾羽基部具蓝绿色横斑。中央尾羽淡棕色。虹膜红色,上嘴棕褐色,下嘴黄色,脚粉黄色。虎皮鹦鹉的变异型有很多种,大致可以分为单色、白化、金化、黄肩等几种类型。
该鸟在中国东北、内蒙古及河北北部为夏候鸟,于4月中下旬来,9月末至10月中下旬离开,留鸟或冬候鸟主要在黄河以南及长江流域,南至广东、云南等省均有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及印度等地。该鸟栖息于沼泽草地、芦苇地、水塘、湖泊、江河、水库、农田等各类湿地中,有时也出现于果园、城市近郊和市区。常成小群活动,多机警而敏捷。主要以植物叶、茎、果实、种子及谷物为食,繁殖期间也吃许多昆虫及幼虫。
通常,虎皮鹦鹉在晚春和初秋时,换好羽毛后开始繁殖。它们在靠近水的树林中,选择有适当缝隙的粗树枝上筑巢,每次产卵4-8枚,卵呈白色。雌鸟需要18-19天的孵化期,而孵化出来的幼鸟在三周后离巢。虎皮鹦鹉的寿命通常为五至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