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鹦鹉如何配对?
在题主说的“散养”这一前提下,其实基本上已经可以判定这对鹦鹉就是“一夫一妻制”的了。 对于大多数的鹦鹉来说,“一夫一妻制”其实是它们的一种天性(或者说是本性),而且这种制度能够顺利运行的前提也是鸟笼要够大,让这两只鹦鹉能自由进出并且有足够的“领地意识”——如果“一夫一妻”不能成立的话,那么它们就只可能是“寡居”或“群居”了——这点跟人类社会是很类似的。 基于上述前提,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对没打结婚证的小情侣,其实是“暗地里”已经结为夫妇了。当然,这个过程是“潜意识”且“自发”的,双方都不会意识到这背后有什么“故事”,甚至不会觉得对方对自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像我们人类的婚前试爱一样,双方只是出于本能地寻找合适的伴侣。
在自然界中,很多动物都会进行“婚前试爱”——这是繁衍后代的必要程序之一。比如蜜蜂会在自己“婚前”先尝点“蜜糖”,感觉味道不错后再“嫁”出去;而狐狸则会先和自己的“准新娘”玩上几天,确认彼此间的“缘分”再开始“婚配”。 至于我们的鹦鹉,虽然它们并不会“婚前试爱”,但只要我们能仔细观察和判断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动态,就能发现其中发生的“情愫”——因为它们是具备这方面的能力的!
当它们从陌生到熟悉、从对彼此有点好奇到互相不打不闹且渐生情愫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它们的“恋情”已经处于一个不错的状态,完全可以考虑为它们举办一场“婚礼”了。 这时,我们可以准备一些象征婚姻的用品,如梳子(梳子代表相爱一生)、头饰(象征着爱情的甜蜜)、玩具(可以让它们在婚后仍然保持新鲜感)等,然后见证这段美好的旅程。 当然,最后它们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分开(比如一方死亡、走失或者由于其他不可控因素),但那已经是后话了……至少在你们“结婚”这段时间里,应该珍惜这段良缘,好好善待彼此。
1、选对鹦鹉的性别。配对首先要确保两只是异性,但鹦鹉是晚成鸟,幼鸟长到7、8个月左右,也就是进入性成熟时期后,才可以从生理特征上明显的区分出性别。而且不同品种的鹦鹉性别特征又有所不同,分辨的地方也不尽相同。所以想要给鹦鹉配对的话,首先就得知道公母差别在哪儿,能区分出公母来才可以进行下一步。
2、选择合适的配对对象。虽然同一种鹦鹉公母放在一起一般都可以正常交配,但想要繁殖健康无缺陷的鹦鹉,还是建议有血缘关系的鹦鹉不要在一起配对。还有生病期间的鹦鹉,也应禁止配对,因为生病时交配性子急躁很容易诱发争斗,雌雄鹦鹉都有可能处于弱势地位,而遭到过度挤压最后受伤甚至死亡。当然,如果只是单纯养着玩,当作朋友交往的话,这些都可以忽视。
3、为雌雄鹦鹉创造良好的配对环境。一般是提供一个足够宽敞的笼子和温馨的巢箱,准备好营养全面的饲料,将鹦鹉笼子中的音响等刺激性物品撤掉,保持环境的安静,并将同性鹦鹉隔离。
4、将雌雄鹦鹉放到一起,然后观察他们的表现。如果可以和平相处,说明他们已经互相认可,就开始下一步,将带有雌性信息的巢箱一端封闭后放在笼子角落里,观察鹦鹉表现,如果都能正常接受,就把巢箱另一端也打开,还是能相安无事的话,就可以把笼子的盖子也打开。如果在打开盖子后雄性鹦鹉有攻击行为,要及时盖上,多让它们适应几日。
以上每一环节都需要观察鹦鹉之间的磨合程度,最好能录像,确认都表现良好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直到让它们彻底自由接触。如果中途出现磨合不好的情况,就要返回上一环节重新观察,直到它们能和平相处。注意,在磨合期间,不要轻易让雄性鹦鹉进入巢箱,防止雌鹦鹉叛逃。以上工作完成以后,其实交配就不再需要人为操心了,一切顺其自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