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饭量标准是多少?
这个我深有体会,因为高中和大学都在食堂打饭吃,所以观察的比较多的就是学生饭量和体重变化的关系。 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瘦:饭量大、吃的多——体重无明显变化 正常:饭量适中、吃的适量——体重平稳增长 胖:饭量减少、吃的少——体重迅速增加
其实这里面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 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讲,我在减肥期间(每天仅摄入1000千卡热量),身体状态是良好的,并没有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而在增重期间(每日摄入3000千卡热量),身材并没有明显变胖,只是肌肉含量增加了而已。这说明在合理范围内,人体的营养吸收利用率可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所以如果从人体对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的角度来看的话,人一天吃三顿饭,每餐吃三份主食(三片面包),加上两份蔬菜(一盘炒青菜),加一个鸡蛋,喝一袋牛奶,再搭配一些水果,这已经足够了--起码身体不会缺少什么营养物质。当然,你如果吃五份甚至更多的主食,那肯定是不合适的了。(注:此处的食物热含量都是按热量最低来计算,不是最高值!)
当然,如果从整体饮食结构方面来看的话,影响健康的因素还有很多。首先,三餐是否按时吃饭很重要,因为人在空腹的时候会有饥肠辘辘的感觉,此时身体会发出信号,告诉你应该吃东西了,否则身体缺乏能量供应,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其次,饮食中应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热量高,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引发血糖、血脂升高,同样对健康不利。现在人们饮食结构中普遍存在高糖、高脂的问题,这就导致人们吃了这些东西之后必须通过运动来消耗这些多余的热量,否则就会转化为脂肪囤积起来。(注:这里讲的是健康饮食的结构,不是说让你吃这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而是让你在三餐中按照这个比例摄入这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