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有效防治寄生虫?
说到这个,我可就有得说了! 作为一名在卫生计生委工作多年的公务员,在寄生虫的防治上,可以说是见识过各种奇葩案例。 先说说蛔目异尖科。这属于蛔目的比较爱搞事的,喜欢各种钻,而且特别能跑,一般药物很难直接杀死它(虽然它体内有消化酶能够分解抗生素,但不能全分解,所以还是有好几种药是可以杀灭它的)。
异尖虫平时主要寄生在上消化道里,以消化道的上皮细胞为食物,当它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往回钻,进入胆道或者消化道内,此时如果做大便检查,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异尖虫幼虫或者卵。
由于异尖虫喜欢到处游走,所以驱虫方法也很讲究,目前比较安全有效的杀虫药是阿苯达唑类,如口服阿苯达唑片、甲硝唑片等。 但是这类药长期服用会对肝、肾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服用时间不可太长,否则会中毒。 另外,由于现在农药残留、兽药滥用等问题比较严重,有些人吃进来的东西可能已有寄生虫,并且对人体的危害已经很大了,这个时候光吃药驱虫还不够,还需要将吃进去的东西彻底加热煮透,才能消灭里面的寄生虫。
还有片状寄生虫——吸虫目异尖科,也是要慎重对待的。 这玩意儿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消化道里,尤其是胃肠道里。
其幼虫形态类似于蛔目幼虫,所以很容易混淆,需要仔细观察判断。 预防的方法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饭前便后洗手;治疗比较麻烦,因为吸虫可以随粪便排出体外,且能在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药物杀灭率较低。
目前对于吸虫病的主要药物是阿苯达唑和哌嗪类药物治疗。 再来说说蛔目蛔科的寄生虫。这类型的寄生虫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各种钻,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里去到处游窜,然后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这时候如果及时用药,大部分患者都可以治愈。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部分患者可能会转为慢性感染,这时虫子可能会变得“精明”起来,钻得更深,也可能会钻到胆道或者胃肠壁的皱褶里去并造成损害,此时治疗难度就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