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起草有什么?
泻药! 之前没听说过“起草”这个词,特意百度了一下: “起草”是指写作的过程中,把草稿写出供他人批阅、修改,然后定稿的过程。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写作过程都可以称为“起草”。只不过这种“起草”一般指的是公文等正式文件的撰写而言;而宠物这类文章通常只是自娱自乐的作品,因此用不着这么正式。 不过,虽然“起草”的概念适用于各种文体的写作,但很多文学创作者在创作时并不遵循这个概念进行工作——他们也许会有预先的设想或计划,但他们未必会按照预想的路线实施创作,最后结果往往可能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
例如,作家可能在最初构思时只想简单地描述一个场景或是刻画一个人物形象,但他(她)很可能在写作过程中被自己的灵感所鼓舞,于是突然改变了主意,开始描写更多他(她)原先并未设计的内容。这种创作方式与“起草”的概念相去甚远,但却更符合人们日常写作的经验。 我觉得对大多数作者来说,他们在写第一遍初稿时的状态更接近于“起草”,而在二改、三改甚至N改之后的定稿才更加接近最终成品。所以,与其问“如何写好第一稿”这样问题,不如问“‘初稿’应该是什么?”来得更有意义一些。
我个人认为好的“初稿”应该至少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2、内容充实,详略得当;
3、文字通畅,表达准确;
4、重点突出,难点解决。
当然,对于不同题材、不同主题的文章,这几个要求的重要性排序可能有所不同,至于具体如何取舍则取决于作者的写作目标和文本特质。
例如,如果你是初次参赛的新手,你可能更需要着重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如果你已经练过若干文章,那么你在行文时可以更自由地发挥,你可以通过加强文章的细节描绘或是强化感情的表达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但无论怎样,好文章都是靠“改”出来的,如果第一次奋笔疾书时你能尽量把文章写得相对完善,那就可以省去很多日后修改的麻烦——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便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