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土狗有哪些品种?
中华田园犬是中国本土原生犬,没有具体的品种分类,与西方的纯血统理念不同(比如哈士奇属于西伯利亚雪橇犬,本身就不是一个单独的品种)。
“土狗”这个概念比较模糊,一般认为是我们本土培育的各种犬的总称;事实上,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土狗”是有差异的。 不过,这些差异是总体上的而非细节上的。从体型上大致分,有中型犬和大型犬;
中型的代表是松狮,大型的代表是拉萨犬、下司犬、关东土犬等 。 从外表看,有狼青色的(青白),有黑背白胸的(虎头),还有黄褐色的(草狗)等等。但仔细瞧起来,这些差别都是细节上的,例如毛的长短、颜色等。
各地“土狗”在性格上也有区别——这也是最大的区别了! 一般来说,西南地区(云贵川渝)的狗比较倔、皮实,抗折磨;西北地区的狗比较神经质、敏感;东南沿海一带的狗则比较精明灵活。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不排除某些特异个体的存在,如能人“大黄”就是一只来自内蒙古的聪明狗子。 关于“土狗”的智力,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可以证明——华生与小狗“花仔”。
1957年,心理学博士艾尔文·兰扎和华生在《实验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花仔的智力发展〉的文章。文中介绍,他和他的研究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训练一只小狗“花仔”,最终花仔学会了数数、倒退、计算、找出错误的算式、用“Yap”表达“yes”的意思以及学会200多个句子…… 除了智力高之外,土狗的情商也令人惊叹。
有一部叫《萌犬物语》的动漫,里边的小狗们简直像个小大人一样!看到主人沮丧的时候,它们会逗开心;看见主人在学习时疲惫,就会用各种方式让主人放松。甚至还能察觉到主人的孤独从而给予安慰... 而现实中,一些土狗也会照顾人类的孩子或者老人。
云南大理就有一只名叫“果果”的流浪狗,因为经常把捡回来的幼崽奶娃儿抱给路人看,被当地人称作“奶娃娃”。 这只小黑狗特别聪明,每当有人经过,它就叼着奶娃儿迎上去,直到把孩子交给家长,才欢欢喜喜地跑开。